榜上有名!肇庆这两个案例入江南体育app免费下载选全国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4-12-24 00:18:15点击:
12月18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在沈阳发布2024年度全国300个典型改革案例。
《肇庆市“五大机制”改革促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高要区统筹推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2个案例被收入全国300个典型改革案例。
《肇庆市“五大机制”改革促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被评为2024年度三十大市域案例之一。
据悉,2024年度案例征集活动从9月下旬启动,至12月江南jn体育中旬结束,历时三个月,在改革系统内,共征集到各级改革部门推荐的2000多个案例。经过专家组多轮次的论证,推出“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中国改革2024年度特别案例”“年度市域案例”“年度县域案例”等名单,以及“年度企业改革与发展重点研究案例”。
在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肇庆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为抓手,按照“全链条推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打造更多高品质名优特新和地理标志产品”要求,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持续深化管理、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五大机制综合改革,构建了全生命周期、全方位覆盖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
通过财政安排资金,肇庆对高价值发明专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保护扶持等重点工作开展扶持激励,引导市内企业、个人、高校、科研院所等积极申请发明专利。
2023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781件,同比增长16.22%;2024年1—8月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694件,同比增长33.21%,实现2023、2024连续两年我市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增长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100件。
通过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建设行动,肇庆积极培育知识产权骨干企业,夯实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创新主体基础。
目前全市共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8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0家,178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17家企业获得22项中国专利奖。
通过优化地理标志产品技术标准体系,肇庆形成了20多个涉及《德庆何首乌》等地理标志产品的团体标准、15个《地理标志产品 封开杏花鸡》等市级地方标准,“肇庆裹蒸”“潭布番薯干”“高要罗氏沼虾”等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优势越来越明显。
✔ 建立了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协同保护机制:肇庆统筹法院、检察院、市场监管部门等11个单位联合签署《肇庆市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备忘录》,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严保护、快保护”工作格局。
✔ 深化了知识产权“三合一”机制改革:肇庆出台了《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审判“三合一”改革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组建知识产权“三合一”合议庭,将民事、刑事、行政知识产权案件集中审理,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改革,强化知识产权审判统筹协调。
✔ 探索出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分流制度:按照“速裁+快审+精审”三梯次工作模式,肇庆知产案一审、二审平均审理周期分别缩短到66天、57天内。
近年来,肇庆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倍增行动。
2024年1-10月,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41笔,同比增长74.1%;融资金额156.4亿元,同比增长149.96%。
同时,肇庆打造“金融+地标”创新发展模式,首次将全市地理标志用标企业纳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白名单,拓宽了肇庆涉农企业融资渠道。
肇庆高标准建设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10个维权援助服务中心、18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站、3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织密维权援助“一张网”,并将商标受理业务等公共服务延伸到各县(市、区)和重点工业园区商标品牌指导站。
2023年12月,肇庆市在2022年省对地级以上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荣获优秀等次,肇庆市和高要区、怀集县、肇庆高新区在全省脱颖而出,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全面获批创建知识产权建设强市、强县(综合类及地理标志特色)、强园区的城市。
△ 12月17日,肇庆市地理标志特色小镇(活道大米主题馆)揭牌仪式暨活道大米团体标准发布会在活道镇活道大米展示厅成功举办。图为活道镇大米产业园。陈彦成 摄
2023年,肇庆市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市100多个镇域正式拉开城乡融合发展的序幕。
高要区金利镇紧抓“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与省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优势,以金利省级高新区为引擎,统筹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围绕体制机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功能品质提升等重点工作,推动金利多次入选全国千强镇、全国镇域经济500强等榜单。
为减轻行囊、释放活力,肇庆市、高要区深化金利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金利高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赋予经济规划江南体育app免费下载、投资促进、资源统筹等经济发展职能,推动镇域经济引擎加速发展。
而金利镇党委政府则聚焦镇域内社会事务方面,负责做好党建、民生服务、安全应急等工作,构建起协调、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按照“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的原则,市、区两级尽可能下放管理权限至金利,赋予金利更多经济管理和行政审批权限,推动8项市级和105项区级政务服务事项下沉金利,累计进驻达199项。同时,做好事权调整“后半篇文章”,定期开展调整事项动态评估和业务培训,构建全流程管理闭环,确保事权调整平稳过渡。
为壮大金利镇域经济,高要区、金利镇围绕汽车零部件、五金制造、精细化工和新型建材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精准招商;深入开展“企业数转技改”行动,实施“五金企业兼并重组计划”等,加大“个转企、小升规”力度,推动五金、陶瓷等传统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绿色化发展。
实施“腾笼建园•腾鸟换凤,千亩旧改•抢造新城”攻坚行动,通过探索点状供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整治闲置低效用地等方式,推动传统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建设高效益高能级产业平台。
2023年金利荣获“中国五金智造产业创新基地”称号,金利五金国际博览会入选2024年“粤贸全国”活动目录,“好五金•金利造”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 在今年的广交会上,高要金利利用展会开展肇庆金利高新区五金产业国际技术交流及采购对接活动。李叶子 摄
一直以来,“医教文体商”是金利城镇化发展的短板。聚焦民生所求所需,金利新改扩建一批幼儿园、中小学和人民医院,实施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建设了滨江绿美生态公园,完善了“三横三纵”交通路网体系,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为传承弘扬金利龙舟文化,丰富镇内文旅业态,高要区、金利镇深挖龙舟和五金等文化元素,建好金利龙舟博物馆、岭南特色商业骑楼街等,接续办好赛龙舟、足球等文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