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中国)APP下载官方网站

JN江南新闻资讯

JN江南新闻资讯
<<返回上一页

江南app平台入口入选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这家传媒集团凭啥?

发布时间:2024-05-23 22:52:12点击:

  今天(5月23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论坛上,光明日报社和经江南体育app免费下载济日报社联合发布“2024·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并首次发布“2024·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

  传媒茶话会发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传媒集团、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等多家媒体入选“2024·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

  2020年,央广传媒集团顺应广播听众向声音用户转变的趋势,推进广播融合传播转型,打造了基于移动端的声音新媒体平台“云听”。

  彼时,网络音频产业竞争格局已是红海,头部、率先布局的音频产品的用户渗透率高达85.7%。云听作为后来者,要想从中分得一杯羹,殊为不易。

  目前,云听全平台累计用户数已达2.9亿,其中,车载端用户数超过8900万,成为车载音频媒体第一平台,并构建了全业态融合的应用新场景,建设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新生态,实现了在移动音频行业的后发先至、弯道超车。

  四年时间,云听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归功于内容建设方面的久久为功,以及在车载音频端的出奇制胜。

  云听在依托总台优质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深化IP打法、版权资源开发,聚力打造“一书一库一平台”,推进价值传播。“一书”即知识类音频产品“百科全书”,“一库”为国家文化工程“中华经典有声库”江南app平台入口,“一平台”则是国家有声资讯主流新平台。在内容有效供给与精品生产方面双管齐下,吸引、留住用户。

  一方面,云听搭建了“资讯+有声书+文化经典+知识付费+健康服务+教育”等为主的内容架构,不断提升内容容量和品类,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目前,云听的存量内容超过400万小时,资讯的生产量每天超过1200条,库存有声书超过了3000部。

  另一方面,云听不断深化内容精品化战略,对优秀传统文化、总台经典优质节目进行创新性转化、音频化演绎,打造社会效益和传播效益兼具的精品。

  “中华文化经典有声库”以诸子百家、经典文学、文史典藏为主体,通过“读”和“讲”的形式打造内容脉络体系,已推出170余部有声专辑,累计收听量超5亿人次。

  今年初,云听内容产品发布会总计发布41部精品内容,内容涵盖传统文化典籍解读、传统曲艺欣赏、爆款有声书畅听等。

  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车载音频市场规模由28.4亿元增长至169.8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车载音频市场规模将达350.8亿元。

  作为非资本催化的音频新媒体平台,云听顺应智能汽车发展趋势,找到了音频新赛道——车联网,开辟音频消费新场景,并展示出领先的身位优势。

  一是,率先打造车机端应用,抢占第三屏,通过自主可控的车联网传播平台,让主流声音、好声音挺进新传播阵地;

  二是,依托总台海量的精品内容,和独家的音频授权,加速打造中国车载新闻资讯、娱乐第一平台,让用户在驾驶的过程中享受到音乐、新闻、小说等多种音频内容,提升驾旅体验。

  三是,加强与汽车产业上下游的合作,形成车联网产业完整链条。目前,云听已与多家头部车企达成“首屏首页”合作,共建车载音频消费新生态。

  3月7日,在云听创新发展研讨会上,有广告营销专家也表达出对云听未来营收的信心——云听在音频赛道的增长率表现亮眼,其新锐的成长性,未来会吸引更多的广告主。作为拳头产品,云听必将反哺央广传媒集团,成为其转型、增长的新“领头雁”。

  入选“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榜单,央广传媒集团不仅拥有“成长性”基因和潜力,更有产业之强的实力——通过多元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营收结构,以持续稳定的经营能力,应对市场竞争与挑战。

  产业之强,首先表现在营收规模和利润,以及稳定的增长态势。之所以能保持增长,并拥有多元合理的营收结构,源于30多年来,央广传媒集团在市场化浪潮中,一以贯之的市场化运作,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身姿,巩固传统业务,拓展新业务,完善业务版图,增强经营韧性,开拓新增长点。

  传统的广告业务是媒体的基本盘,但竞争激烈。谁能适应市场变化,深度满足客户需求,谁就能占领广告份额。

  央广传媒集团不断革新经营理念,构建全媒体融合营销生态圈,深度整合资源,推动内容与营销的融合和价值共创,创新打造融合营销项目,目前,构建形成“广播+重点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音频客户端+车载音视频客户端+互联网电视+全媒体购物”的融合传播生态圈和融合营销生态圈,大屏、中屏、小屏三屏共振,以全媒体融合传播形态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央广传媒集团还善于拓展新业务。早在2011年,集团就确立了“全力以赴支持广告业务、全力培育非广告业务”的发展战略,开辟多元创收路径。

  2012年是“互联网电视元年”,央广传媒集团联合江苏广电、爱奇艺成立银河互联网电视有限公司,进入互联网电视新赛道,通过多方合作、优势互补,“内容+技术”的创新力,银河互联网电视成功探索出付费会员、增值服务、广告等多种变现方式。

  目前,接入银河集成平台终端累计突破1.2亿台,“银河奇异果”累计安装量突破4亿,在互联网电视领域,银河占据市场份额第一。

  近年来,央广传媒集团还发力媒体零售业务、培育数字媒体产业、打造投融资服务平台,不断拓展传媒产业生态链,并加快由单一广播广告营销向全媒体融合营销、由资源营销向价值营销、由受众营销向用户营销、由广告营销服务平台向媒体智库服务平台转型,通过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新客户开发力度。

  如今,在央广传媒集团的营收结构中,非广告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升,目前已超过90%。通过多元化布局,央广传媒集团不仅分散了经营风险,而且所有业务都实现了盈利。即使面临新冠疫情、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等考验,仍保持增长态势。

  如果说产业之强确保了营收的稳定增长,给予央广传媒集团应对市场挑战的底气,那么,以央广网为抓手,通过强内容,加快移动化转型步伐,央广传媒集团则不断巩固了影响力。

  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近年来,央广网深入践行“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理念,坚持以5G+4K/8K+AI、智慧语音、可视化、移动化、个性化传播作为发展方向,以差异化、特色化为发展道路,实现“满屏皆精品”和“两个效益”双丰收。在重大主题尤其时政报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结合自身定位,发挥声音媒体优势,央广网依托建网26年来积累的独家时政音频大数据库,通过高清权威时政音频大数据和声音全媒体产品研发与创新,倾力打造“习治国理政国家声音库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声音平台”全媒体传播“头条工程”,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手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通过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

  数据显示,2023年,《每日一习话》《习声回响》《看图学习》等“头条工程”重点栏目发布时政新闻产品全平台触达人次超266亿。

  央广网持续培育评论栏目品牌,深耕时评、网评、微评,打造评论“轻骑兵”队伍。《央广时评》紧跟时事及时发声,把准把牢网上主基调;《央广网评》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巧于发声,聚焦社会热点做好网评引导,三言两语,快说快评;创新性微评栏目《看丹观察》,用网友的观点来引导网友,获得众多网友热捧。

  聚合全网资源,深度打造“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与成就”系列主题采访活动《宏大三部曲》,大型全民文化展演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大会》,讲述中国脱贫攻坚、共同富裕伟大实践的全媒体矩阵报道《远山的回响》,通过有影响、有口碑的新栏目、新节目壮大主流声音,提升传播效能。

  《宏大三部曲》重大主题采访活动,立体化呈现全国各县域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超50篇报道获得中央网信办推荐全网置顶,触达传播超40亿次;《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全民参与文化IP,吸引了累计超10万人报名,全网触达量突破5亿人次,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通过声声诵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了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担当。

  今年,央广传媒集团将迎来成立32周年。30多年来,有坚守,更有开拓、创新。央广传媒集团坚守媒体定位、职责,以优质内容、产品筑牢生存根基,不断开拓新业务、新赛道,增强市场化生存能力。

  如果说,第一个30年,央广传媒集团依托市场化理念,布局多元产业,重力打造了银河互联网电视等新产业,实现了业务发展的多轮驱动,这是其增长密码。下一个30年,央广传媒集团将依托其重力打造、运营的云听,以及在车联网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实现发展动能的转换,其成长性值得期待与关注。

  今天(5月23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论坛上,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发布“2024·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并首次发布“2024·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

网站地图